近年来,西河镇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抓投入、促运行。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引进1家保洁管理公司,将镇区及沿黄孝线6个村环境卫生保洁整体打包给公司,减少村级投入,节省保洁费用。积极筹措资金150多万元,一次性购置80个勾臂箱、2000个50升垃圾桶、8台电动垃圾收集车,在重点部位、重点村科学设置,实现全镇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设立以奖代补资金20万元,对村级实行奖励,弥补垃圾清运费、保洁人员工资不足部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发动农户按50、100元标准,由村垃圾治理协会收取环卫费。平时,村民红白喜事,一次性另行收取清运费用100-200元。同时,在春节文娱活动期间,利用回乡老板返乡契机,宣传村湾治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赢得老板的支持,捐款捐物支持垃圾治理,共建美好家园。
二是抓典型、促带动。针对全镇现状,选取黄孝线、西邹线、道三线三条主干道沿线12个村湾,示范推进,对各村湾陈年垃圾进行一次搬家式大清除,同时,修建排水沟,建设休闲广场,动员农户房前屋后绿化植树,保证治理效果,形成了示范村建设的亮点集群。重点整治朱岗村区级垃圾治理后进村,增加垃圾桶200个,购置三轮垃圾清运电动车1台,重新选配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的3名人员为村级保洁员,制定以钱养事、合同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长效保洁机制。经过一个多月的整治,朱岗村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镇垃圾治理的典型。
三是抓机制,促落实。积极推行“政府主导,村级主责,群众主体”的治理推进模式,实行以“周巡查、月评比、季通报、年总评”为主要内容的检查评比制度,汇总每月检查情况,每季度下发通报,对排名前四的村实行“以奖代补”,对排名后四的村,扣发村级资金500元,并全镇通报批评,纳入年终总评,充分调动了各村抓生活垃圾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