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朱湖农场白垸生产队一处有机鱼养殖场,3名管理人员正在精心投放青草、玉米等饲料,看着跃起争食的草鱼,他们高兴地合不拢嘴。
这3名管理人员都是白垸生产队的精准扶贫困难户。由于无一技之长等多种原因,贫困户长期以来脱贫增收十分困难。区环保局驻队工作队通过深入调查、上下联动听取意见、多途径融资等方式,探索出了一项接地气、操作性强的产业脱贫方案——新建渔池,为3个贫困户创造一条长受益、久脱贫的致富之路。
该队有一块面积9亩的自然沟塘,多年来一直荒芜,经队委会商议,群众代表会表决,一致同意将沟塘改建成有机渔塘,所有权属队级。交给3户贫困户经营管理。区环保局多方筹资近6万余元,专项用于渔池围建、渔棚搭建、购买鱼苗、增氧机等支出,队级协调面积、沟、路、排水的配套。
4月份,9亩有机渔塘全面配套完工,投放鱼苗近2000斤,采取以3户计工管理方式,全程用工作队捐送的小麦、玉米、青草加以喂养,预计年底亩产可达1500 斤,渔池纯收入可达15000元,3贫困户平均增收可达5000元,并且可长期受益。
新建的渔池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土地资源的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又调动了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开辟了可靠的增收门路,成为他们的固定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