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退我不退 “80后”逆行者的责任与坚守

2020-02-24 09:18   区卫生健康局   李璐

在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重症区,有一个穿着白色战袍的身影特别令人瞩目,他边给患者做检查,边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仔细又耐心。凡是他接诊的患者都无不向他竖起大拇指。为了抗击疫情,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他只能默默地把对家人的思念化成对工作的动力,他就是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业主任、“80后”逆行者刘书明。

非常时期,他提出警觉

2020年1月上中旬,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陆续收到几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患者大多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刘书明总结分析患者资料,发现6例患者发病症状、辅助检查结果高度相似,并且超过既往同类疾病的发病数据,感觉情况没那么简单,刘书明第一时间上报医院各部门,院领导迅速组织全院会诊,提出“患者隔离管理,医护人员加强防护”,刘书明主动请缨6例“特殊”患者集中由他牵头负责管理,一场无硝烟的战斗在医院正式打响。

随着年关将近,科室收治的疑似患者数越来越多。这里原是普通病房,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不足,刘书明和同事们自己上手,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将病区改造成基本具备收治功能。“设备不足只是一方面,还有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也渐渐凸显,很多工作都得摸索着来。”刘书明回忆道。开局不容乐观,刘书明带领着他的团队冒着风险往前冲:医护人员每天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忙得像陀螺,工作强度极大;核酸检测、调整呼吸机,近距离接触新冠病毒,工作风险极大。

由于刘书明的警觉及医院有效的干预,这批患者不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医院也避免了一场严重的院感事故,该科室医务人员无一例感染。

医学观察,他闲不下来

1月22日,医院安排刘书明撤离隔离病区进行医学观察。刘书明可闲不下来,作为孝南区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成员,他主动承担起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八家医共体单位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会诊工作。“刘主任,我们卫生室收了个发热患者,我们怎么办?”“刘主任,我最近有点咳嗽,是不是新冠肺炎啊?”“刘主任,我们村有一人确诊吗?我不会也被传染吧?”刘书明每天会接到很多这样的电话,日均通话时长200多分钟。面对群众焦急、担忧的询问,刘书明都会认真询问情况、耐心解释说明,指导基层医生规范化诊疗、解答民众关于肺炎的各种疑问。

在隔离观察点,刘书明还结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及武汉各大医院的治疗经验,起草了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经过本院专家组讨论后迅速在全院实行,全院同质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管理质量,明显提高了患者救治率。最早一批的6位“特殊患者”也全部解除了危重状态。

新冠肺炎患者身体状况能得到控制,但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为孤独、害怕、焦虑、担忧,部分住院患者极度悲观,白天拒绝治疗、晚上整宿不睡。刘书明了解这一情况后,联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孝感市心理医院制定了《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患者心理教育处方》。医院将教育处方编印、发放给每一位患者,通过心理教育,患者的焦虑状态有所缓解,增加了信心,愿意配合治疗,辅助效果明显。

关键时刻,他再次请缨

疫情继续进展着。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利用2天时间将老院区住院部病房改造成近200张床位符合“三区两通道”的隔离病区,2月6日开始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与这批患者一同进入隔离五病区的还有“再次请缨”的刘书明。

病毒来得凶猛,隔离五病区收治着118位新冠患者,其中还包含20位重症患者和6位危重症患者。有的患者上午好好的,下午突然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还有患者突发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刘书明多次参与这样的抢救工作,为重症患者使用氧气雾化、心电监护、呼吸机治疗,几位患者在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后,现已经重症转轻症了。

  2月19日,刘书明还通过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们进行了“亲密连线”,远程会诊了一位77岁男性患者,重庆专家们仔细询问了患者流行病史、病原学检测、临床表现、诊疗方案后,结合多方面因素,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诊疗意见,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会诊结束后,刘书明根据专家建议,调整治疗方案,目前患者呼吸乏力明显改善,精神较前大有改观,阻断了病情继续加重的趋势。

亲情面前,他感谢感恩

“我们在家都挺好的,你不要担心,你要注意防护,把工作做好,屋里事不要你操心,你一定要全力救更多的人!”刘书明太忙了,忙得连跟家人联系的时间都没有,妻子特别理解他,早就带着孩子搬去了自己父母家,每隔一两天她都会主动给他发消息,告诉他家人的近况。

提到家人,刘书明满满的愧疚。

2月12日是刘书明大女儿的生日,很早就想得到爸爸礼物的大女儿那天的生日愿望却变成了只想视频看看爸爸。可是,那天女儿从中午给爸爸发视频,一直发到晚上睡觉,也没等到爸爸接视频……原来,那天病区正好遇到一危重症患者需要抢救,刘书明一直待在污染区,而手机放在了清洁区。当晚上十点多钟才下班的刘书明拿到手机,看到十几个未接视频,他才记起那天是女儿的生日,他向家的方向眺望,内心默默地送上了对女儿的生日祝福。“其实,我小女儿生日也快到了,3月23日,希望那个时候疫情已经解除了吧!”

2月15日,刘书明的岳父出现发烧症状,他自行来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进了隔离三病区。听到岳父就住在自己病区楼下,刘书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担心岳父病情,也担心隔离点岳母、妻子和孩子的生活。一瞬间刘书明有想提前结束工作,回家照顾她们的想法,但当他来到岳父床前,岳父坚定地告诉他:“孩子,我没事,我身体很棒,抗得过去!你,可一定要注意防护,那么多患者需要你呢!”所幸,2月20日,岳父排除新冠肺炎出院了。

1985年出生的刘书明,年纪不大,可故事不少。2012年,他主动请缨,经过组织审核批准后,作为湖北省援疆专家团中最年轻的一名成员,远赴4000公里以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90团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援工作;2018年,他再次响应上级号召来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单位朱湖卫生院,组织的肯定和信任,让他成为全区基层卫生院最年轻的分管医疗业务的班子成员。而面对这次新冠肺炎,他更加坚定地选择“疫情不退我不退”,他说:“从接受任务到现在,我确实很忙很累,但完全谈不上光荣和伟大,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坚守一线是我的责任和担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