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孝南区书院街道推进“五城同创”常态长效

2022-04-19 15:38   区委宣传部   梁 杰 翟胜华

孝南区书院街道聚焦年度目标,围绕创建标准,按照“五化”要求,坚持实事实效实干、共建共治共享,抓设施建设强功能,抓管理提升强治理,抓服务优化强供给,推动“五城同创”常态化长效化。

民生实事彰显创建温度

坚持强底盘、补短板、惠民生,扮靓“面子”,夯实“底子”,做强“里子”,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启动老澴河综合治理二期光明片区房屋拆迁任务。结合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制定街道创建工程项目三年计划,谋划实施改造建设项目37个、总投资9.3亿元,目前已启动17个、总投资2.9亿元。实施道路改造升级工程,贯通航空路、向阳路、金贸路等3条“断头路”,改造府后街、热水沟、金一路等背街小巷20余条,完成锦绣路(包含锦绣一路、二路、三路)、教育路升级改造,完成金贸路强电入地土建改造。实施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建成澴川书房2家、城市创建文化长廊1处、廉政文化长廊1处。实施生态绿化工程,拆墙透绿、增绿补绿,协同推进城西生态公园建设,延展市民绿色生活空间。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协调推进后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后湖闸整修,配合抓好新河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压茬推进104个老旧小区改造。全力协调服务槐荫大道立面改造,切实解决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大、配套设施差的问题。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是奢望。”教育路居民罗立国说,他在这里住了已经二十多年,家门口的水泥路被长期乱停车压得左一个窟窿、右一个翘板,晚上由于灯光昏暗,散步更得小心翼翼。现在,看到门前新铺的地砖、刷黑的道路,他感叹“五城同创”不仅让教育路变得更美,而且给大伙的生活带来满满幸福感。

“红旗评比”激发创建热情

坚持全域覆盖、全面发力、全员参与,开展“城市创建流动红旗”评比,促进人居环境、居民素质、创建成效大提升。根据资料收集、环境卫生、文明行为、规范管理、创建宣传、加分和扣分等6大项19小项标准,随机选取2个小区和1条背街小巷,进行现场打分,对优胜社区、小区授予“流动红旗”。

“合理的激励让大家干劲更足。”向阳社区工作人员说,“五城同创”工作中社区全员上阵,大家铆足劲头走街串巷宣传相关政策,与辖区内经营门店建立微信群,及时沟通归店经营、停车秩序、乱搭乱建拆除等信息,全力推进向阳社区“五城同创”。

党建引领凝聚创建合力

坚持党建引领,以街道管理体制、赋权扩能改革为契机,激发治理活力,接长组织手臂,密织治理网络,助力城市创建。全力打造老澴河沿线党建示范点,新建西湖桥、城西、光明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把党群中心变成宣传贯彻“五城同创”政策措施、凝聚城市创建群众力量的战斗堡垒。西湖桥社区打造“心悦”品牌,积极推动党建引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形成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共同治理的“三方联动”工作模式。通过沟通联系,补齐社区服务短板,切实解决了小区连廊、安装充电桩、集中晾晒区等急难愁盼的问题。努力实现社区治理共同参与的目标,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

同时,各社区也因地制宜推进“一社一品”建设,先后打造出锦绣社区“五社联动”、城西社区“孝亲”、后湖社区“智慧平安”等特色品牌。

长效治理推动常态创建

坚持标本兼治,“常”“长”协同,方方面面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齐心协力改善软硬环境、提升创建水平。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协同交管部门划定停车位,设置开放式停车场。规范经营秩序,集中整治“六小”行业,做实“门前四包”。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点。在航空路、槐荫大道、永新路等重要路段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服务。通过长效管理机制,有目标、有节点地开展创建工作,街道城市创建工作成势见效。

锦绣社区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格局,发动下沉党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长期参与乱停乱放劝导、交通疏导工作,社群合力解决了锦绣路的“肠梗阻”问题。同时,深入居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五城同创”宣传。在航空路、锦绣路等重要路段设立宣传栏30余处,辖区20余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五城同创”宣传标语,安排宣传车在重要路段不间断播放音频。让文明理念入深入细,深入居民群众,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素质,推动群众形成良好精神风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