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出行事 修路惠民暖人心

2022-06-24 08:36   西河镇   左心雨

自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孝南区西河镇坚持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将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为民服务、解难解忧的切入点,畅通乡村“毛血细管”、激活农村“末梢单元”,发挥交通运输在乡村振兴中的先导作用,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镇村积极协调施工队和群众,实现了镇村道路全面刷黑。

路网建设畅通出行路

“以前我们出门是晴天满身灰、雨天泥巴飞、晚上蚊虫追,现在是晚上出门不打电筒、下雨出门不穿胶鞋,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西河镇翟岗新村村民陈华艮看着平坦宽敞的道路欣喜满溢地说道。

翟岗新村原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虽于2019年顺利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但地理位置偏僻,通村公路缺少修缮维护,村民出行依旧不便。自全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以来,不仅为该村修缮了7公里的主干道,村委会还利用“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安装250余盏太阳能路灯,并自筹资金修建10公里通湾通户公路。

像翟岗新村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目前,全镇52公里的主干道已全面提档升级,农村公路不仅旧貌换新颜,也实现了从“通达”到“安全、便捷、舒适”的转变。如今,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在西河的各村间蜿蜒延伸,村与村连网成片、组与组路路相通,农村公路网络成为提升群众出行品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路域整治打造生态路

西河镇通村公路两侧,色彩缤纷的格桑花、太阳花恣意生长,笔直的行道树为道路两侧的行人洒下阴凉,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与橙色外套的保洁员在道路沿线修剪花草、清理杂物。

“只是一段时间没回来,实在是没想到村里已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再也不用羡慕城里的公园了,这些路就是我们的天然氧吧!”前阵子,一直在外创业的西河镇企业老板乾章春返乡探亲后,激动地朋友圈写下。

“四好农村路”创建前期,也曾遇到沿线村民不理解、不支持的阻力。为此,西河镇迅速组织各村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在广泛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完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村民理事会,与沿线农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发动党员带头进行路肩除杂,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到道路日常管护之中,将路域综合环境整治与建立文明乡风、推动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由创建工作中的“看客”成为“主角”。

目前,西河镇已实现农村公路基础设施、路域环境、绿化提升、占道种植等项目的综合整治,并构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五彩缤纷”的靓丽农村公路风景线。同时,抢抓乡村建设行动机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道路沿线创建乡村建设行动先行示范点,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特有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有机融合。

提质增效打通致富路

走进位于西环线的松林湾,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一排排桃树绿意葱茏、桃果满枝,西河镇黄桃基地负责人汪焕春正带领着10多名村民抢收黄桃。

“门口的道路一直是我的心病,原本基地门口是没有路的,每到桃子成熟时更是坑坑洼洼、泥泞积水,采摘师傅和运输车辆很难进出,车上的黄桃因为碰撞损坏了不少。现在不一样了,路修好了,黄桃损耗也就减少了,每隔两天都能送一车新鲜的桃子到全省各地,我的心病也彻底好了。”正在黄头罐头加工生产线忙碌的汪焕春满脸喜悦地说道。

沿线的孝感市圣阳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陈志勇望着熊家山茶叶基地的百亩茶园也喜笑颜开地说道“自从这条路修建好后,往来的车辆、骑行的车队是越来越多,慕名而来欣赏太空莲和购买茶叶的顾客也多了起来,销量是蹭蹭往上涨!”。

接下来,西河镇将继续促进“四好农村路”沿线新型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和转型升级。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区域发展、乡村振兴、康养旅游、产业布局深度融合,与产业兴镇协同发展,建设了一批产业致富路、生态旅游路、幸福民生路,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融合特色连通文化路

“翟岗村,是宝地,民风美,人称奇;建设好,新农村,本民约,需牢记”自创乡规民约“三字经”在翟岗村民口中传唱;“铁面谏官屠仁守,海内大儒学识精”松林湾民俗故事口耳相传;“翟岗桑树基地——春蚕到死丝方尽,关帝莲花基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清廉村居宣传语在道路沿线随处可见。

“过去村里的房屋山墙都被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占领,我们有一户甚至被这种小广告骗走了几万元,幸好是被派出所及时追回了。现在全镇都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等各种正能量的宣传画和标语,这些东西我们爱看。”老党员王喜清站在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栏前真切地感叹道。

西河镇在“四好农村路”沿线广泛设立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家庭家风家教、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将本土文化、村规民约融入路旁宣传栏中。将清廉村居、孝廉文化写到群众必经之路边。今年又添加了一批喜迎“二十大”、建功新征程,等板块专栏,让村民看得懂、学得着、做得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