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 | 联企帮扶听心声 为企纾困解难题

2022-08-23 16:18   李慧雯 赵程

“好政策就是及时雨,政策给力,服务贴心,企业因此就有了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克时艰、稳发展。”回忆起当时企业面临种种难关,湖北恒德贾隆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友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湖北恒德贾隆塑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公司位于孝南经济开发区(北区)西河工业园,主营业务为聚丙烯流延膜研发、生产、销售,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华中地区塑业龙头企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公司今年出现销量骤减、资金短缺、运行困难等问题,原计划新建的感光膜生产线建设也因此受阻。

“当时,很多人都劝我放弃,说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提前撤场是一个好的选择,我知道很多员工心里也都打起了退堂鼓,如果不是西河镇政府及时拉了我们一把,我可能也支撑不住了。”谈起疫情影响,刘国友到现在都还心有余悸。

西河镇相关领导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访时了解此情况后,积极主动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对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协调机制,通过向上级财政争取500万元过桥资金缓解了企业的困难,解决了企业新设备购进、运维费支付、生产规模扩大等难题,让生产线快速建了起来。

而新生产线建了起来,新的问题却也随之而来。由于园区电压不稳定,经常出现突然断电的问题,而每一次闪频对于设备和原材料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损耗。“每闪频一次就是上万元的损失,这小小发电机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我们厂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啊!”正在工人们焦头烂额时,刘国友再次提出寻求西河镇政府的帮助。西河镇相关领导在得知此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助购买了一批太阳能电池板安置于厂房之上,作为备用能源已经基本解决了用电问题。

“恒德贾隆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离不开党的政策支持和关爱帮扶。我是普通一名企业负责人,也是一名光荣的人大代表,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刘国友满怀期待地说道。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体现,它不仅能够充分激发现有生产经营主体的活力,还能够充分吸引更多优质的企业、项目和资金流入,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更是优化营商环境务实之举,通过倾听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帮扶,切实联企纾困,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吸引力、竞争力,创造力和驱动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