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号上午,在孝南区杨店镇凤翔社区大房砦湾,一辆消防车刚停稳,身着蓝色制服的消防员顾不上休息,在烈日下迅速铺设水带、装管、开阀,让水快速地流入村民杨宣国的花生地。
为啥消防车来花生地浇水呢?说起来这里面有个故事。凤翔社区村民杨少清大清早的起来打了个紧急电话,这个电话打给了凤翔社区包湾干部苏俊勇。
原来他是个热心快肠的人,他告诉村干部说大房砦湾80岁的大爷杨宣国家的花生,因干旱扯不动挖不动,眼看到手的花生收不了,老两口在家快急出病来了。于是他本着试一下的心情拨打了119电话,119平台让联系村干部实地勘查旱情。苏俊勇得知情况后赶到大房砦湾杨宣国的花生地查看,并联系119确认了旱情。
当地消防接到求助后,不到一个小时,消防车开到杨宣国的一亩多花生地旁边。用消防水枪给花生地浇水,将水带铺设进花生地进行浇灌,确保每一株花生都有水“喝”。直到把花生地浇透了,杨店守安消防的三个消防员才停下手中的水枪。
“辛辛苦苦种的花生,缺水干旱对我来说损失很大,幸亏镇里村里和消防队过来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我的花生保住了,实在是太感谢太感谢了!”杨店镇凤翔社区的村民杨宣国感激地说道。
连日来,炎炎酷暑带来的持续高温,导致杨店镇辖区内多处农田出现旱情,该镇结合正在开展的“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围绕“保供水 解民忧”主题,深入22个村(社区)开展抗旱活动,及时挽救处于干旱状态下的农作物,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灾情就是考场,面对此次旱情,杨店镇上下积极行动,把责任扛在肩上,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抗旱减灾最前沿,以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奋斗目标,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杨店镇全面落实各项抗旱救灾措施,坚决打好抗旱救灾这场硬仗,确保能保尽保、能收尽收、颗粒归仓。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抗旱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早研判、早部署、早落实,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动员干部群众开展农业抗旱自救,最大程度减轻旱情可能造成的损失。
杨店镇党委书记黄志辉表示,下一步,杨店镇将加大基层干部走访调度频次,及时回应群众用水用电等生活生产需求,把群众生活用水供应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合理制定灌溉供水计划,做好农业抗旱工作,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