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7只羽色艳丽夺目、尾羽如五彩丝带的美丽水鸟,在空中自由舒展,在池塘中悠闲自在觅食。

“这是水雉,又称凌波仙子,它们能在芡实叶子上自由行走,筑巢孵仔,姿态轻盈,十分好看。”朱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鸟类监测技术人员池清华说,“别小瞧了哦,它们可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还是国宝哩!”水雉(拉丁学名:Hydrophasianus chirurgus),也称水鸡子,是鸻形目水雉科的一种中小型鸟类,分布于中国南方、南亚次大陆及东南亚等地区。在朱湖区域为夏候鸟,春季于3月末至4月上旬迁来繁殖,秋季于9月末至10月上旬离开,中间有半年时间在朱湖渡过。

水雉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开放性湿地中,主要为淡水湖沼。因其有细长的脚爪,能轻步行走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且体态优美,羽色艳丽,被美称为“凌波仙子”。水雉是一种对环境十分挑剔的水鸟。老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水雉则是择水而居,一般环境不佳、人类不友好、水质Ⅱ类以下的地方,是很难留住它们芳心的,也难觅仙踪。“朱湖是湖北省重要湿地,也是湖北省近零碳排放示范试点区,环境优美了,百鸟用翅膀鼓掌,用脚步检验,也用在这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来肯定。”朱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湿地中心负责人告诉我们,这几年朱湖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用湿地建设的实际效果爱鸟留鸟。

朱湖先后投资100万元布设全域视频监控网络,建立了湿地专家科研点、博士生和专业团队工作站,与周边社区签订了共建协议,与湖北工程学院等5个单位签订了科研监测、水土保护等共建协议,与公安、林业、水务、环保、渔政、堤防、卫生、动物防疫等10家区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联防联控、疫病监测、应急管理等工作机制。利用广播、电视、手机、制作APP、微信小视频、主题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开展湿地保护法和地方规章制度的宣传活动。每年利用“世界湿地日”、“国际爱鸟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等,开展湿地保护、动植物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结合河长制、林长制,开展了湿地水资源、水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先后举办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宣教活动50余次,受众2万余人次,接待游人访客30多万人次。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历来是仙踪可觅之地。古有七仙女下凡,与董永喜结连理,今有“凌波仙子”再续前缘生儿育女,在这片美丽的水土,现如今“仙鸡”浪漫,爱意缱绻,好生令人羡慕。

水雉以昆虫、虾、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食。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大群。性活泼,善行走,步履轻盈,能在漂浮于水面的百合、莲、菱角等水生植物上来回奔走和停息。亦善游泳和潜水,游泳时头尾上扬,露出水面甚高,有时亦潜行于水底或沿水面飞行。常在小型池塘及湖泊的浮游植物如睡莲及荷花的叶片上行走。每年的4月末进入繁殖季节,更换上黑白相间十分醒目的繁殖羽,一直到8月末陆陆续续退下繁殖羽换上黄褐色的冬羽,才宣告繁殖季节的结束。水雉在换羽过程中,飞羽一次全部脱落,失去飞翔能力。待飞羽长成后,才能恢复飞翔。
现中国的数量已非常稀有。2021年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通讯员:万清平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李杉杉 二审:刘立 三审:黄桂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