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济联合总社”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3-07-05 10:28   新铺镇   余敏 孙文超

近年来,孝南区新铺镇以群众增收致富为落脚点,积极探索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有效路径,探索“党建+经济联合总社”模式,切实将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2022年12月10日,新铺镇经济联合总社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和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注册成立。截至目前,已盘活整合镇村资产1303.7万元,其中:市场、房屋、大棚等固定资产927.5万元,土地等无形资产376.2万元;实现经营性收入108.01万元。

一、激活党建红色引擎,助力村集体“消薄壮腰”

在全镇推行“党支部+联合社+村集体”的“三位一体”经营模式,由党政综合办总支书记担任联合总社理事长,通过“赋予联合社党建内核,整合村集体闲置资源”,全面摸清镇、村闲置资产,鼓励村(社区)将闲置资产评估入股联社,产生价值后分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截至6月,镇联社已接收镇、村资产7处,通过网络招商、熟人招租、中介推送等方式盘活资产5处:郝庙新村原小学租赁费7.5万元/年;长江蔬菜大棚租赁费1万元/年;永光村原牌楼幼儿园租赁费4.5万元/年;郝庙新村谈魏湾原政府已征地租赁费0.5万元/年;永光村原大佛寺政府已征地150亩租赁费7.5万元/年。总计租赁费收入21万元/年。给郝庙新村、长江村、永光村集体经济增收分别为:6.75万元、0.9万元、10万元。

二、盘活沉睡土地资源,带领村民致富增收

为有效盘活土地资源,让“眠地”变“粮田”,借助新铺镇开展撂荒地整治这一契机,镇经济联合总社动员整户外出、无劳动力、土地耕种条件差等原因不愿意耕种的农户,将土地统一流转到镇联社,镇联社把流转土地通过划片区的方式,将撂荒地化“散”为“片”,打破“田间地界”,将小块田转为为大块田地,配套完善灌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增强生产的便利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让撂荒地变成丰收田。目前联社投资40余万元将向新村、郝庙新村、永光村、永安社区的预留地、成片撂荒地共计560余亩进行翻耕并耕种,作物主要以水稻、大豆、花生为主,提供邻近的农民务工500多个工日,为村民增收6万余元。

三、高效运作社会化服务,节约政府行政成本

今年以来,镇党委将以往外包的事务逐步转交由镇经济联合总社接管,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节约政府行政成本。接管镇新建的中心集贸市场,制定相关制度,目前经营态势良好,市场环境卫生整洁,整体经营规范有序;将百草湖路绿化管护交由联社维护,截至目前该条路管护费用同比降低28%;着力培养联社聘用人员,将两名农业机械手通过送训,帮带等方式在学精农用机械的同时掌握土地平整技术。今年5月,联社承接镇政府卫片消斑25处,消斑面积128亩,目前已为镇政府节约卫片消斑资金19.2万余元。

下一步,新铺镇经济联合总社将在镇党委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多元化经营模式上不断探索,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助推实力产业不断壮大,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通讯员:余敏 孙文超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李杉杉     二审:刘立     三审:黄桂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