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新经济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继“新经济十五条”之后,省政府又出台新政策,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打造经济发展“双引擎”。
传统产业是当前稳增长的坚实底盘。从张之洞的“汉冶萍”,到“一五”时期的“武字头”,传统产业奠定了湖北工业大省的地位。经济新常态下,传统产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依然是湖北发展的底盘,在经济增长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一场国际金融危机,让过早“去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暴露出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弊端。痛定思痛,他们重振实体经济,着力“再工业化”。历史和现实都提醒我们: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巩固提升传统动能,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更事关长远。我省传统产业比重大、结构重、层次低、困难多,竞争力不强,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关键所在。改才有出路,不改没有未来。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夜,如果不紧跟技术前沿、加快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就会变成劣势产业。“喜新不厌旧”,才能老树发新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经济不容忽视,但当前新经济势强力弱,与传统产业不在一个等量级,一时还不足以弥补传统动能下降的缺口。国内新旧动能接续较好的地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新不厌旧”,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着力于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湖北经济升级版,必须以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为主导,与加快培育新动能结合起来,形成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双动能、双引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唯有创新,才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动力之源。树立新理念,创造新价值,引入新模式,加快推进技术改造,以投资结构改善产业结构,以有效供给提升质量效益,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让传统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推动湖北制造向湖北智造、湖北创造转变。
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空招。“十五条”“十六条”,不落实就会变“白条”。激活经济发展双引擎,必须务实重行、狠抓落实,让政策发力“零延时”、政策利好“零损耗”,确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保持经济发展中高速,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湖北日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