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迈入2017年,已是孝感市组织开展“市、区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的第五年。
孝南区广场街道星火社区是首批试点单位,社区党委书记孙志勇说,五年来,驻社区的7名委员问计于民,出智出力,助推他们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翻翻,一批困难和矛盾问题有效解决,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省优秀农家书屋等多项荣誉——星火社区,已成星火燎燃之势。
爱心在这里凸现,为困难群众兴办实事
“周伯伯,您好!我已报名上学了,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好好学习,长大后事业早成,同您一样去关爱别人!”这是孝感高中新生孙小军上学后,寄出的第一封信。这位周伯伯,就是政协委员周华云。
孙小军中考过了孝感高中录取分数线,短暂喜悦之后,又忧从心来:父母仅靠种田耙地为生,去年姐姐孙小英上大学,学费就愁煞了全家人,现在自己的报名费从哪里来?正在他焦虑时,周华云走进他家,承诺每学期负担2000元学费,直至高中毕业,如果将来能考上一本,则继续承担部分学费。
同孙小军一样幸运的,还有困难学生祝霄树。政协委员郑华明出资3000元,帮助她走进了大学的门槛。如今,驻星火社区的几名政协委员共同出资2万元,社区配套3万元,成立助学专项基金,已资助了8名学生。
对特困儿童,委员们多方协调,努力解决问题。社区有一名智力障碍孤儿孙凤艳,居委会每月出资500元,将其托付给一位老人照顾。但该女童难以管束,经常不在家吃饭,而是在垃圾箱里找吃食,让人很愀心。社区向福利院求援,但因其超龄,政策规定不能接纳。委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反复同市民政部门协商,本着既要按政策办事,又要实事求是为民解忧的原则,最后特事特办,将女孩送到市儿童福利院。
居民周彩虹老公患病去世,儿子也患重病,委员刘文茂资助3000元,帮助其到医院治疗。委员晏进辉利用自己在医保局熟悉政策的优势,先后帮助10多户困难家庭,在政策范围内按最大比例争取报销医药费,尽力减轻患者负担。
周华云、刘文茂等人是企业界委员,他们与社区签订劳工协议,优先接纳了20多名困难职工。对其中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人员,安排做保洁、保安工作;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人,进行技能培训后掌握一技之长,月收入超过3000元,使之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桥梁在这里搭起,为居民解决所思所盼
“自从有了红绿灯,这里顺畅多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提起街口安装红绿灯的好处,居民赵进军赞不绝口:“政协委员的建言真管用,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星火街毗邻孝感市一中,租赁居住的学生及家长不少,对面还有福星惠誉、西湖名珠等小区,过往人员非常多,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在委员的建言下,交警部门安装了红绿灯。
在进社区活动中,委员们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向有关部门建言建议,并跟踪督办。
孝感市污水处理场夏天臭气刺鼻,群众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委员主动到市直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最后,污水处理场进行整改,封闭了污水来源管道和污泥处理车间,提高了污水处理工艺,绿化了场部周边环境,给居民接入自来水网。下步,通过居民搬迁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正在协商之中。
天仙南路群众夜晚出行不便的问题,社区干部群众多次呼吁安装路灯,但一直没有解决。委员进社区后,他们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老汉孟路、星火街车流量大,破损严重。委员向上级部门建言要尽快解决,市城管局很快对其进行整修,百姓终于告别了路难行的窘状。
监督在这里强化,为干部激情干事护航
民主监督是政协工作的重要职能,委员全过程监督社区的作风建设和干部干事创业、廉洁从政、服务群众等工作,为社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委员深入居民家中,了解群众对社区的期望和要求,先后反馈了集体资产如何保值增值、党员干部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居民如何享受村级发展成果等10个方面的建议。
征地拆迁工作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槐荫公园三期、南方国际项目建设,需要在星火社区征地近300亩,拆迁房屋2000多平米,迁坟1000多座。委员建言,征地拆迁与迁坟要统一补偿标准,从社区干部和党员带头做起,党员干部再包保自己的亲友,并作为民主评议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调动每个党员的积极性。社区按照这个方法实施,2个月就完成了任务,未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星火社区的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30万元,集体资产过亿元。委员提出,不能经济发展的旗子树起来了,干部却倒下去了。社区干部把委员的语重心长当作座右铭,在项目建设、招投标、集体资产出租等方面,始终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没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同时,根据群众意愿,社区既注重把积累用于长远发展,也注重用于改善居民用电、用水、出行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给6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100元生活费,并出资为60岁老年人购买医疗保险,赢得了社区群众、上级组织、政协委员的好评。
谋略在这里彰显,为社区快速发展献策
驻星火社区委员有3名来自企业、商界,是经济领域的精英,他们见多识广,眼光敏锐,帮助社区出谋划策,绘制发展蓝图。
星火社区在孝南开发区南区原有一块70亩的商业用地,由于开发区将其纳入整体规划,造成他们实际失地的局面。社区干部无法向居民交代,多次想到开发区“讨说法”,苦于组织原则、大局观念,一直处于两难之中。
委员通过实地调研,提出了由开发区在北区划拨等价值土地进行置换的建议。他们又向区政协反映情况,通过区政协与区政府多次协调,社区最终与开发区达成在北区划拨100亩土地的协议,为星火经济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径。现在,北区开发一期已建成30亩的厂房,引进了恒安汽车检测中心项目,年租赁收入55万元,还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问题。二期70亩工业园区,目前正在筹建之中。
委员建议并帮助招商,将社区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租赁给红蒲驾校,每年增加收入25万元。
通过委员牵线搭桥,社区还分别与鑫火国际、金港尚城合作开发商业门面,预计每年可新增租金100多万元。(责任编辑:胡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