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兴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指引,认真落实省、市委和区委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责任、抓落实、抓整改、促提升,整体推进乡村两级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
抓责任压实,在夯实主责主业上“扣扣子”。 严格实行基层党建目标管理。细化责任、项目、问题3个清单,夯实主责主业,打牢基层基础。强化党建引领,以3个“+ ”(“党建+”“支部+”“主题党日+”)为载体,推进组织建设规范化、组织生活严实化、服务群众机制化、作用发挥具体化、工作融合路径化。推行基层党组织“3个1”考核管理:1、精细化,做到“三全”:责任落实全覆盖,安排布置全方位,清单管理全过程;2、痕迹化,做到“四有”:安排布置有记录,开展活动有台账,检查督办有通报,考核考评有排名;3、规范化,做到“四讲”:安排任务讲依据,布置任务讲清单,落实任务讲进度,完成任务讲特色。
抓任务落实,在重点任务落实上“担担子”。采取挂靠村党支部和成立非公联合党支部等形式,将156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包括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组织管理,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乡党委书记和分管组织副书记分别联系2个后进村,帮助选优带头人、配齐班子,胜光社区、旭光村实现整顿转化。主持制定《朋兴乡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朋兴乡村“两委”班子、村干部“1+5”考核评价办法》,规范村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全年下发巡查通报4期,推动了村干部在村服务、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 排查总支7个、党支部53个、党员1746名。 认真开展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专项检查。三年来,全乡共发展党员63名(其中2016年发展20名),入党积极份子57人,分领域制定出台了党组织工作手册和党员履职尽责工作手册,指导25个村(社区)做好“两群”(支部党建QQ群、微信群)、“两通”(通宽带、远教)工作,“两群”覆盖率100%。规范开展“支部主题党日”。严格按照“622+”模式开展活动,10名党委班子成员主动以普通党员身份到所在支部和联系村参加活动,真正做到了让党支部动起来、让党内生活严起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帮扶722户、1258人,2016年实现脱贫出列298户、557人。提升了2个贫困村(保光、北保)、壮大了一批富裕村(挂口、朋兴、长风等村)。采取“试点工作到位、整改方案到位、专班组建到位”的办法,28个基层党组织如期完成换届。通过党员自查、支部核查和党委督查,全乡共补交党费4210元。新建娄港村、改扩建旭光村2个村组织活动场所,发放村干部报酬301万余元;发放离任村干部补贴177人次;落实村、社区年度办公经费25万元,实现25个村云监控系统、考勤机、打印机、电脑“四个全覆盖”,组织全乡111名村干部免费体检,实打实关爱基层干部。
抓问题整改,在突出问题整改上“钉钉子”。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清单溯源,以建章立制固本,狠抓问题整改,确保见底归零。针对上热下冷的问题,实行月考评通报制,坚持跟踪问效问责。对管党治党履职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考核排名靠后的支部,进行约谈,问题严重的,严肃追责。针对机关党组织功能弱化、党组织书记角色意识淡化、党建工作边缘化和组织生活“灯下黑”的问题,强化组织整建,优化组织体系,进一步选优配强支部书记,严格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培育组织文化,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增针对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执行力和服务力有待提高的问题,建立25个村村级后备干部库,实现每村有3名后备干部;针对流动党员日常管理教育难的问题,依托朋兴党建平台和各支部党建群,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微学习微讨论等,让党的旗帜在“指尖上的支部”高高飘扬;针对党员干部考核简单以民主评议代替的问题,探索推行党员干部积分制管理,把参加政治学习和党内组织生活、完成重大工作任务、工作创先争优等项目细化实化量化,将年积分作为党员干部考核依据。(责任编辑:严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