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枪声已然鸣响,有志男儿请愿出征。在区文旅局疫情防控队伍里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不着戎装却有着军人的魄力,不动声色却践行着军人的担当,凭着“服从命令听指挥,坚持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疫情发生时,他们“冲锋陷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优秀本色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刘杰峰(右)逐户隔门测体温
“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疫情当前,责无旁贷。什么怕呀、苦呀、累呀,不需谈。”服役3年的退伍军人,现博物馆副馆长刘杰锋淡淡的说道。刘杰锋在杨店镇刘砦村驻村扶贫已有1个年头。根据市区指挥部工作安排,所有驻村扶贫工作队直接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号令一出,正月初一,他便迅速投入驻村疫情防控狙击战。防疫工作忙起来没有时间概念,有时一天吃两餐,机动性非常强,不分白天黑夜,神经总是绷着的,“爱人对我参加防疫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她一直在外地工作,年前刚放假回来,我自参加防疫以来一直也没有回去,她没有半句怨言,不仅如此,她还自发的参与捐款捐物。”说到这里,刘杰锋略感自豪。
从走家串户讲政策,做宣传,引导村民疫情防控期间“不准聚会、不准相互走动、拜年,不准操办酒席、出门戴口罩”,到上门入户排查,重点登记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逐户监测村民体温,由最初遭受村民的不理解,害怕工作人员身上携带病毒,到后来,村里的年轻人受驻村疫情防控工作队影响,纷纷自愿加入村志愿者队伍,驻守村湾卡口。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了村、湾全覆盖,为刘砦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敬华(左一)夜晚值守
59岁的体校干部刘敬华不仅是一名曾服役9年的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党龄36年的老党员,作为3年的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对所驻的陡岗镇沙畈村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来袭,刘敬华没有选择去鄂州与妻子团聚,而是在市区指挥部工作指令下达的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投入到战“疫”工作中,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没有歇过一天。
作为退役军人,更作为一名老党员,刘敬华都会将全村防疫任务重、危险系数高的工作揽下。陪同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每日到疑似对象家中进行消毒,清理口罩、手套等废弃物这类工作,刘敬华总是主动请缨。刘敬华谦虚的说“把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完成好,这是我应该做的”。
让同为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徐文良最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入户摸排中,一名40多岁的女村民,在被要求其配戴口罩,不听劝导后,该女村民继续对着工作人员大声吼叫并动手打了工作人员,她在屋内的儿子听着外面声响,从门后抄起一把铁锹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打人,铁锹高举落下时,要不是,个头高大的刘敬华不假思索的用手挡住了铁锹,铁锹就要砸到镇包村干部徐志勇的头上。其他工作队员迅速制服了该名男村民,并拨打了110。事后,大家在感慨当时情况惊险危急之余,都佩服刘敬华的有勇有谋。
文旅系统的退役军人们不惧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学习,相信只要我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一定能取得这场人民生命健康保卫战最后的胜利。